中国经济时报网(http://www.zgjjsbc.com):【民族团结一家亲】南京医生为新疆男孩再造耳朵
原标题:【民族团结一家亲】南京医生为新疆男孩再造耳朵
□亚心网记者于梦冉
有“新耳朵”的这一个多月,家住乌恰县巴音库鲁提乡的14岁男孩朱努斯别克变得特别爱照镜子。从镜子里看见自己的“新耳朵”,他总是特别激动。
朱努斯别克因先天性小耳畸形,右耳郭没有完全长出,从小他就为此自卑,不愿照镜子。
朱努斯别克的父亲早逝,全家就靠母亲给人放羊维持生计,没有条件为他治耳朵。
“多亏了南京的医生叔叔给我再造了新耳朵,让我更有自信,也更热爱生活。”5月5日,朱努斯别克像个大人一样对记者说。
朱努斯别克口中的南京医生是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院长鲁翔。
两年前的一天,朱努斯别克在乡卫生院陪爷爷输液时,偶然遇到了鲁翔。
当时,鲁翔在巴音库鲁提乡卫生院慰问援疆医生,他发现朱努斯别克右耳小耳畸形,右耳有耳道,有轻微听力,可以再造耳郭。
得知孩子家庭经济困难后,鲁翔记录下朱努斯别克的联系方式,并承诺会接他到南京免费看病。
那以后,朱努斯别克等了许久也没有收到回音,他甚至怀疑那位叔叔是不是忘了他。
2017年6月的一天,朱努斯别克等来了鲁翔的电话: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的医疗救助基金可以帮他去南京再造耳朵。
几天后,朱努斯别克踏上了去往南京的路。
鲁翔介绍,先天性小耳畸形是一种遗传病,治疗方法就是耳再造手术。借助3D打印技术,医生将通过两期手术,用朱努斯别克的两段肋骨再造出他的右耳来。
在顺利完成耳再造一期手术后,朱努斯别克于今年3月31日又顺利接受了第二期手术。
有了“新耳朵”的朱努斯别克,现在就像换了一个人,变得爱说爱笑爱照镜子了,也更爱跟人讲他在南京住院时收获的种种温暖。
朱努斯别克两期手术期间,“护士妈妈”杨曼曼都陪在他身边照顾他。医院的其他医生护士也很关心他这位远道而来的小客人,不但给他买这买那,还给他捐款。朱努斯别克回忆说,住院时,大伙儿送他的礼物都堆在病床旁,像座小山。
“这个过程真奇妙,就像种下一颗种子,生根发芽后长出了‘新’耳朵。”在家休养的朱努斯别克心中满是欢喜与感激。
责任编辑: 王建隆